iso質量體系認證是任何一個有使命感和充滿希望的企業夢寐以求的權威認證,經過嚴格審核的國際標準化的質量管理體系認證,使企業真正達到法制化、科學化的要求,極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產品合格率。迅速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從而加強了客戶對田意公司的信任,對于增大市場占有率起到重要的作用。企業的知識在更新,原來的08版的iso質量體系認證標準已經不能滿足需要,本次2015版的質量體系認證標準的出臺,就是彌補了老的版本的不足之處。
對于很多組織而言,“知識”這個概念既熟悉又陌生,因為知識這個詞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經常出現,人們對其有著基本的理解,但如果具體到組織的層面上,對于組織的知識是什么,其范圍和表現形式是什么,組織往往難以回答。實際上,顯性的知識一般指組織的作業文件、技術文檔、標準、規范等文本中所蘊含的知識,而隱性的知識指的是組織中的個人通過工作和學習所積累的經驗、訣竅和特定的技能。在引入知識管理之前,組織對這些事項的管理往往是從文件的控制、培訓的管理等角度考慮和實施,在引入知識這個概念之后,對這些事項的管理往往需要再增加一個維度。
知識管理是近年來越來越流行的一個話題,所謂知識管理一般是指對知識、知識創造過程和知識的應用進行規劃和管理的活動。典型的,知識管理涵蓋了對知識資源的鑒別、創造、獲取、存儲、共享、應用等一系列活動。
1、知識的鑒別
主要是根據組織的環境、目標等重要因素分析對知識的需求,包括對已有知識的確定和對尚未掌握知識的判斷,這涉及到根據各業務流程的實施環節明確組織所積累的知識以及這些知識的主要載體(顯性或隱性),根據業務環境及其變化確定所需知識的缺口。
2、知識的創造
是通過創新、改進、學習、總結和探索等活動創造或總結出組織所需的且以往并不具備的知識。一般來說涉及到組織鼓勵創新、交流與分享氛圍的營造以及對知識產權的保護等具體舉措,也會涉及到如何有效地引入外部資源來來加強知識的創造過程。
3、知識的獲取
是組織對內部已有知識的整理和對外部知識的獲取。典型活動包括將組織內部的隱性知識轉化為顯性知識,對內部知識進行分類、梳理、匯總,從外部如顧客、合作伙伴或公開的知識來源(如互聯網、學術期刊)通過購買、合作、兼并等方式獲取所需要的知識或有針對性地引入相應的人才,也包括典型的參加培訓、專業會議等方式獲取新的知識。
4、知識的存儲
組織建立知識庫,將知識存儲于組織的內部,既包括了顯性的知識也包括了隱性的知識。這其中涉及到存儲媒介的選擇,檢索機制的建立以及對知識的更新等。
5、知識的共享
將知識在組織范圍內通過交流、研討等方式進行共享使其得到更廣泛的運用、創造更多的價值,這包括了組織內部知識的共享以及從外部所獲取知識在組織內部的轉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參加外部培訓之后,將培訓資料在組織內部分享。
6、知識的應用
利用已有的知識,將其運用到具體的工作之中乃至形成新的知識,這涉及到對知識需求的了解以及將知識運用到具體的業務過程、改進活動、職能與個人等。
ISO質量體系認證的推廣使各行各業都規范起來了,這只是一個初步的節奏。現在2015版的問世,是對原來iso質量體系的一個升華。
顧客是企業所需知識的指南。如果企業存在的目的是在于滿足顧客需求、創造顧客價值,那么對顧客所有的洞察和互動,其目的是在于滿足顧客需求、創造顧客價值,那么對顧客所有的洞察和互動,其目的都是要告訴企業:
(1)為了向顧客提供更好的價值企業需要做什么?
(2)企業需要什么樣的知識才能做好?
企業若想成功將知識轉化為利潤,必須建立一個以服務形態為主的知識型組織,而這種結合知識管理與客戶關系管理的經營模式,也勢必成為知識經濟下的企業新主軸,同時成為企業是否能增加利潤并提升永續競爭力的關鍵。
企業可將免費的信息與服務傳送給顧客,以獲得顧客對該企業相關產品與專業知識的信賴,然后再漸進引導顧客未來針對需付費的知識和知識服務進行消費,創造知識的附加價值。
上海賽學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是上海ISO認證代理機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委員會批準成立的(ISO質量體系認證、ISO14001環境管理認證、TS16949體系認證、AS9100航空航天管理體系認證、TL9000通信行業管理認證、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體系認證、ISO20000IT服務管理體系認證、IRIS鐵路管理體系認證、ISO13485體系認證、QC080000體系認證、GB/T23331認證)認證咨詢機構,批準號為:CNCA-Z-02-2012-099)、產品認證咨詢和企業項目托管及驗廠咨詢的專業機構。
“知識”作為一種資源出現在ISO 9001標準中,這是本次標準換版的重要變化之一,同時也是一個全新的要求,特別是對于知識管理、知識產權等方面意識和實踐普遍薄弱的國內企業而言,如何滿足新版標準的有關要求,加強對“知識”的管理,將這種資源有效轉換為價值是需要重點考慮的事情,當然實現這些目的也需要新的“知識”。本文將重點圍繞知識與知識管理的基本概念,對標準要求的理解展開探討。上海賽學-專業幫助中小企業通過iso9001體系認證并提升質量體系管理水平。 2015新版iso9001體系顛覆了08版iso質量體系的繁瑣的紙質文件,用一種全新的方法詮釋了對質量管理知識的進步。
研發人員需要緊抓科技發展趨勢的新脈動,才能掌握正確的技術與產品研發方向。過去,內部的研發人員集體進行頭腦風暴,便可激蕩出好的點子,公司可以把這些思考、討論、研發成果,都保存記錄在公司的研發知識庫。
ISO質量體系認證的推廣使各行各業都規范起來了,這只是一個初步的節奏。現在2015版的問世,是對原來iso質量體系的一個升華。
顧客是企業所需知識的指南。如果企業存在的目的是在于滿足顧客需求、創造顧客價值,那么對顧客所有的洞察和互動,其目的是在于滿足顧客需求、創造顧客價值,那么對顧客所有的洞察和互動,其目的都是要告訴企業:
(1)為了向顧客提供更好的價值企業需要做什么?
(2)企業需要什么樣的知識才能做好?
企業若想成功將知識轉化為利潤,必須建立一個以服務形態為主的知識型組織,而這種結合知識管理與客戶關系管理的經營模式,也勢必成為知識經濟下的企業新主軸,同時成為企業是否能增加利潤并提升永續競爭力的關鍵。
企業可將免費的信息與服務傳送給顧客,以獲得顧客對該企業相關產品與專業知識的信賴,然后再漸進引導顧客未來針對需付費的知識和知識服務進行消費,創造知識的附加價值。 |